萧鸣政、张睿超:选贤任能视角下党政干部选拔的素质观模型
摘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的基本原则与内在标准,其外观体现为党政干部个人的选拔晋升。目前,关于党政干部选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政绩、履历、社会资本等非贤能因素的影响分析,缺乏对党政干部自身素质特别是德才素质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与因果推断。根据人力资源的素质观解释,论文构建了党政干部选拔的素质观模型,认为选贤任能实质上是基于干部的个人素质对其进行选拔任用的过程,其中政治素质和品德是关键,工作才能是核心,教育和职业经历是基础,工作业绩是标志。1288个样本共38640个观察值的离散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基层党政干部选拔的影响因素按照重要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政治素质和品德、工作才能、工作业绩、教育和职业经历,不同性别、学历、职务的被调查者对于选拔因素的偏好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研究论证了选贤任能制度的科学性以及素质观模型的合理性,并对进一步完善选贤任能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选贤任能;党政干部选拔;素质观;离散选择实验;行为公共管理
萧鸣政教授
论文主要观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13项显著优势之一。中国的选贤任能制度集古今优势和中外长处于一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其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干部标准,也是党政干部在选拔、培养和使用实践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于确保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和方向性,突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德”和“才”实质上都属于个人素质的范畴,这些素质标准怎样在干部选拔任用实践中落实?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其重要性如何?基于干部素质视角开展选贤任能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从个体微观层面探讨我国干部选拔的逻辑导向,进而揭示选贤任能制度的深刻优势,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党政领导人才资源,健全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论文首先对党政干部选拔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发现实践中党政干部的选拔标准可归纳为“德”和“才”两个方面,二者均属于个体素质范畴。然而,在学术研究中,目前关于党政干部选拔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政绩、履历、社会资本等方面,忽视了干部的个人素质特别是德才素质这一重要因素。基于此,参考人力资源的“人员素质观”定义,提出党政干部选拔的素质观模型,认为选贤任能是基于素质对党政干部进行甄别和筛选的过程,其中政治素质和品德是素质的根本,在选拔中发挥关键作用;工作才能是素质的主体,在选拔中发挥核心作用;教育和职业经历是素质发展的前提保障,在选拔中发挥基础作用;工作业绩是素质水平的外在显示,在选拔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资本是素质外溢的一种表现,在选拔中发挥助推作用。
为检验党政干部选拔的素质观模型的有效性,使用离散选择实验的方法,对影响党政干部选拔的因素进行量化比较和排序,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履历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具有研究效度较高、便于获取和使用信息、降低社会赞许偏差、响应行为公共管理学号召等优势。1288个样本共38640个观察值的实验结果表明,科级党政干部选拔的影响因素按照重要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政治素质和品德、工作才能、工作业绩、教育和职业经历。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历、职务的被调查者对于党政干部选拔影响因素的评价与总体基本一致,但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好差异。最后,从结果对象、理论视角和方法技术三个方面总结研究贡献,并对完善选贤任能制度体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原载于《公共行政评论》2023年第3期。
【作者简介】
萧鸣政,飞禽走兽老虎机_捕鱼老虎机技巧-手机版游戏下载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飞禽走兽老虎机_捕鱼老虎机技巧-手机版游戏下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马哲工程人力资源管理首席专家。
张睿超,飞禽走兽老虎机_捕鱼老虎机技巧-手机版游戏下载政府管理学院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选贤任能制度优势与创新发展研究”(20ZDA009)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领导干部执政本领评估体系与开发机制研究”(18BZZ069)的阶段性成果。
阅读次数: